一、日常操作规范
试剂准备与检查
确保试剂瓶(如乙腈、活化剂、氧化剂)密封良好,保持氩气压力稳定,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影响合成效果。
合成前检查试剂余量,及时更换空瓶,避免因试剂不足导致合成中断。
序列输入与参数设置
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输入目标DNA序列,考虑密码子偏好性、二级结构及限制酶位点。
确认合成步骤(如脱保护、耦合、封闭、氧化)是否正确,选择结束方法(如TritylOnAuto保留5'-DMT基团以便后续纯化)。
合成过程监控
启动前运行StartColumn步骤,检查合成柱位置是否正确。
合成中通过电导流动池监测DMT阳离子释放量,判断反应进度。
定期检查温度、压力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。
产物处理
合成完成后,从固相载体上切割产物,采用OPC、PAGE或HPLC纯化去除短片段和盐离子。
纯化后产物分装保存,避免反复冻融。
二、日常维护要点
瓶塞“O”形环
每月检查一次,每年至少更换一次。若出现白色沉淀,用乙腈棉签清洗。
更换时用止血钳夹取旧环,确保插塞无颗粒后安装新环,并进行压力测试。
储液瓶与管路
保持储液瓶清洁,定期检查氩气压力及管路气密性。
合成前用新试剂清洗管路,防止旧试剂残留干扰反应。
流路节流阀
每月清洗一次,先在水中煮沸15分钟,再用甲醇超声波清洗,防止阻塞。
仪器清洁与防尘
每周用湿布擦拭外壳,避开通风口;高灵敏度实验后,用紫外灯照射反应仓15分钟灭菌。
长期不用时,每周开机1-2次,每次约半小时,防止部件受潮。
三、常见故障排查
合成产率低
原因:试剂失效、管路泄漏、合成柱位置偏差。
解决:更换试剂,检查管路气密性,重新校准合成柱位置。
产物纯度不足
原因:纯化方法不当、合成步骤错误。
解决:优化纯化条件(如增加HPLC纯化步骤),检查合成参数是否正确。
仪器报警或中断
原因:废液瓶过满、电源波动、温度异常。
解决:清空废液瓶,使用稳压电源,检查温度传感器是否故障。
数据异常(如电导值波动)
原因:电导池污染、试剂混入杂质。
解决:清洗电导池,更换新试剂并重新校准。
四、操作注意事项
无菌环境:引物合成对污染敏感,操作时需佩戴手套,避免外源DNA或酶污染。
试剂保存:乙腈等溶剂需避光保存,活化剂和氧化剂需密封防止受潮。
数据记录:详细记录每批次合成的序列、试剂批号、质检图谱,便于追溯问题。